| 
Df | 
D4 | 
D610 | 
D800 | 
D3 | 
D700 | |
| 
Resolution | 
16 MP | 
16 MP | 
24 MP | 
36 MP | 
12 MP | 
12 MP | 
| 
Frame Rate | 
5.5 FPS | 
10 FPS | 
6 FPS | 
4 FPS | 
9 FPS | 
5 FPS | 
| 
Shutter | 
1/4000 | 
1/8000 | 
1/4000 | 
1/8000 | 
1/8000 | 
1/8000 | 
| 
Shutter Rating | 
150,000 | 
400,000 | 
150,000 | 
200,000 | 
300,000 | 
150,000 | 
| 
U1 & U2 Modes? | 
no | 
no | 
YES | 
no | 
no | 
no | 
| 
ISO normal | 
100 ~ 12,800 | 
100 ~ 12,800 | 
100 ~ 6,400 | 
100 ~ 6,400 | 
200 ~ 6,400 | 
200 ~ 6,400 | 
| 
ISO with L- and H+ values | 
50 ~ 204,000 | 
50 ~ 204,000 | 
50 ~ 25,600 | 
50 ~ 25,600 | 
100 ~ 25,600 | 
100 ~ 25,600 | 
| 
Sync Speed | 
1/200 | 
1/250 | 
1/200 | 
1/250 | 
1/250 | 
1/250 | 
| 
AF Points | 
39 | 
51 | 
39 | 
51 | 
51 | 
51 | 
| 
Finder Coverage | 
100% | 
100% | 
100% | 
100% | 
100% | 
95% | 
| 
Finder Magnification | 
0.7x | 
0.7x | 
0.7x | 
0.7x | 
0.7x | 
0.72x | 
| 
Body toughness | 
semi-pro | 
consumer | 
consumer | 
consumer | ||
| 
Body price, Dec. 21, 2013, Nikon.com | 
$2,750 | 
$6000 | 
$2000 | 
$2,800 | 
$1,800 used | 
$1,500 used | 
我先從KenRockwell的網站上弄下來一張比較表,然後另外找資料增減了一些欄位。其實製作得並不嚴謹,不過拿來粗略的比較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。
1. 感光元件:跟D4相同的感光元件應該是最大的賣點之一(另一個是外型)。雖然像素數低,不過不作大圖輸出的話應該沒有問題,而且檔案比較小。另外,高ISO時表現還是不錯。
2. 對焦系統與快門:除了價錢之外,被罵最兇的就是這個。最快快門跟快門壽命都以及對焦點數都是現役全幅機中最差的。
3. 重量:目前全幅機中最輕的。
4. 外觀:復古造型,有不同的操作介面。
根據這幾點我們再來看看價錢。簡單的說,就是把D610裝上D4的感光元件跟不同的外殼,把錄影功能拿掉,然後多賣750塊美金。看起來絕大多數的人抱怨的就是這個部份。而傳統上,Nikon高階相機的最快快門是要到1/8000秒。Df也算高階相機,卻把這個功能縮減,就這樣捅了馬蜂窩了。
如果換個方向思考,對焦系統跟快門是D800等級的話,那這時就變成把D4的元件裝在D800上,然後換個外殼。如果是照D800的價錢加上美金750的話,價錢上就更恐怖了,不過可能就不會被酸得那麼慘。這兩種作法的價差是美金一千五,我猜他們最後應該是想賣便宜點,多搶點市占率比較重要吧。
對我而言,我很喜歡Df的外型跟對老鏡頭的相容性。如果介面設計得好,快門速度能到1/8000秒,對焦點我到是不太在意。我應該會很喜歡這臺相機。不過看看價錢,再加上D600入塵問題的前車之鑑,我應該還是會繼續觀望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