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這篇文章,讓我想到我也曾經花時間研究過TeX。
記得在寫碩士論文的時候,被微軟字弄得很煩。第一個問題是新版本的軟體對舊版的檔案支援程度不佳,可能會變形,甚至完全打不開。另一個就是洋人喜歡自作聰明,在軟體裡加一堆新版功能。說是可以節省使用者的時間,問題是那些功能可能對使用者造成困擾。我的實驗常常要用到ACN,可是當我在字裡打這三個字母,軟體就會自動把他改成CAN。我想說這應該是自動拼字之類的功能,可是怎麼關也關不掉。從此就開始相當討厭這個軟體。
有一次看到YDS同學在修改他的文章,修改完後居然還要compile才能看,我對這件事情很有興趣,一問之下,原來他用的是TeX。我對這個軟體很有興趣,不過當時去研究這個的話鐵定延畢,所以還是用字把論文打完了。
開始工作後,有一天在儒林書局看到有TeX的書,就買了cwTeX來研究一下。雖然到現在我還是沒學會,不過他提到兩個觀念倒是我原來沒注意到。
第一個就是字型。選擇字型也是很有學問的。我們都覺得楷書比宋體好看,所以在打論文時都用楷書,其實這並不利於閱讀。羅馬字母的字型可以分兩大類:serif跟sans serif。書上說,如果是比較長的文章,選擇serif的字型比較合適,因為筆劃的末尾都有襯線,所以在讀到這個字母的時候會比較容易辨識,字母容易接續起來形成單字。而且,讀者容易從字母的上半部分辨識出該字母。因此,文章的正文比較適合用serif字型。這個觀念套用到中文字上也是一樣,長篇大論的時候,還是用宋體明體這些襯線字型比較合適。我把自己的論文翻了一下,果然看楷書的長篇大論是很痛苦的事情。我也把A公司跟W公司的文件拿來比較。W公司的文件,看兩句就不想繼續看下去了。一方面是自己的英文實在夠爛,另一方面,W公司的文件全部使用Arial字型,看起來真的很累。
第二件事情是排版。字是一個WYSIWYG的編輯器。好處是修改後可以馬上看到修改後的樣子。但是在寫文章時,常常會去注意版面,反而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內容本身上面。看到這句,我後來都盡量使用純文字的編輯器寫東西了,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構思內容上,軟體的速度又快多了,也不會有那堆討厭的功能。
這篇文章的重點是講印刷鉛字的電腦化。講到印刷鉛字就必須提一題洪範跟爾雅這兩家出版社,這兩家的負責人都對使用鉛字印刷情有獨鍾。我本來對這兩家出版社的名字沒有印象,後來因為買了本『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』,裡面就有講到洪範書局。現在大部分出版社都使用電腦排版,不論在成本跟效率上都比鉛字排版強。可是真的用鉛字印刷出來的書,看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,再加上洪範有十分豐富的排版經驗,所以書本本身就可以說是一個藝術品。就因為品質的關係,洪範還是會保留一定的比例用鉛字印刷。
這裡有另外一篇文章提到這兩家書店
講得這麼偉大,看來值得親眼看看。沒想到水準書局有這兩個出版社的書,翻開一看果然不太一樣,排版,選紙,還有鉛字印刷凹凸不平的紙面,讓我想起來,我小時候的書好像就是長這樣,真的好多年沒看到這種書了。
我們知道現在的書都使用電腦排版,應該只有紙張不會凹凸不平,其他應該沒什麼差別。可是其他的很多東西都有粗製濫造的味道。選用的紙張會直接影響成本,暫且不提,為什麼排版很醜,而且看起來很累?科技越進步,就有越多,越強大的工具可使用,作品應該要更完美才對啊!